好的,這是我根據您的要求改寫的文章:
最近看到一則新聞,說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美國的程式設計師數量竟然跌到了 1980 年代的水準,這讓人有點震驚。要知道,1980 年代連網路都還沒普及呢!
數據顯示,美國的程式設計師職位在 21 世紀初的網路泡沫時期達到巔峰,超過 70 萬個。但現在,這個數字直接砍掉一半。當然,過去幾十年美國的就業總人口也成長了不少,但程式設計師這個曾經炙手可熱的職業,現在卻顯得格外黯淡。
這裡要特別強調一下,程式設計師(programmer)和軟體工程師(software developer)是不同的。軟體工程師更像是專案經理,他們負責設計整個解決方案,協調程式設計師和工程師的工作。而程式設計師,更像是直接寫程式碼的工人。
美國勞工統計局預測,未來十年軟體工程師的職位還會增加,但程式設計師的職位卻會減少 10% 左右。這說明,單純的寫程式碼工作,正在被市場淘汰。
從 2023 年開始,美國程式設計行業的就業人數大幅下降,這時間點剛好和 OpenAI 推出 ChatGPT 的時間吻合。ChatGPT 這種 AI 工具,能夠處理一些編碼任務,而且使用者不需要了解程式碼的細節。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AI 真的在搶程式設計師的工作嗎?
有些公司已經承認,AI 在他們的招聘和解雇決策中扮演了角色。比如,先買後付公司 Klarna 在和 OpenAI 合作開發了一款聊天機器人後,就停止了招聘。他們聲稱,這個機器人可以完成 700 個客服人員的工作。
不過,要注意的是,Klarna 的 AI 主要取代的是客服人員,而不是工程師。這說明,AI 目前主要是在取代重複性高、技術含量低的工作。
當然,也有人認為 AI 可以取代更高階的程式設計師。Meta 的 CEO 祖克柏就說過,AI 可以完成中級工程師的編碼工作。這話聽起來讓人有點擔心。
雖然程式設計師職位的減少,可能真的是 AI 影響就業的早期跡象,但我們也不必太過恐慌。IBM 的 CEO Arvind Krishna 認為,即使 AI 能夠自動完成編碼任務,人類程式設計師仍然是有需求的。
Krishna 預測,AI 能夠編寫 20% 到 30% 的程式碼。他認為,程式設計師將被要求執行更複雜的任務,而 AI 可以取代那些程式設計師曾經需要執行的更簡單、更耗時的任務。這將提高生產力,進而提高公司績效。
我個人比較認同 Krishna 的觀點。AI 應該被視為一種工具,而不是威脅。它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效率,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去思考更重要的問題。關鍵在於,我們要學會如何與 AI 協作,而不是被它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