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導與產業趨勢
當前,科技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深刻地改變著醫療領域的格局。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大力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慧、6G等前沿未來產業,為醫療科技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智能化、個性化、精準化:醫療科技的新方向
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醫療科技行業正朝著更加智能化、個性化和精準化的方向發展。這些技術的融合,正在重塑醫療服務的模式,提升醫療效率和質量。
骨科與機器人的融合:一場引人矚目的創新
在這股變革的浪潮中,骨科與機器人技術的結合備受關注。「骨科 + 機器人」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精準到 0.5 毫米的骨科手術又是如何實現的?這些問題都引發了人們的好奇與思考。
論壇盛況與焦點
3 月 14 日至 16 日,第 19 屆華西國際骨科論壇暨華西醫院骨科學科聯盟第六屆學術交流大會在成都盛大召開。本次盛會匯聚了眾多業內精英,共同探討骨科領域的前沿技術與發展趨勢。
「中國造」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引領技術創新
在關節手術機器人專場暨國家衛健委項目經驗交流會上,一款來自深圳的「中國造」全骨科手術機器人成為全場焦點,吸引了無數參會者的目光。
國內首創:髖、膝、單髁三位一體
據了解,這款全骨科手術機器人是國內首個通過 NMPA 創新醫療器械(綠色通道)特別審查程序的髖、膝、單髁三位一體、具備多適應症的全關節骨科手術機器人。
填補技術空白:全關節覆蓋
目前,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已率先採用這款先進設備。在一年前,全球範圍內能同時適用於這三種關節置換適應症的,也僅有一款來自美國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儘管國產骨科手術機器人陸續上市,但多數產品僅具備單一適應症。這款“深圳造”全骨科手術機器人開創了髖膝一體機的先河,填補了國內骨科機器人全關節覆蓋的技術空白。
精準度:誤差控制在0.5毫米
談及這款機器人的技術優勢,元化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孟李艾表示:“在精準度方面,我們的誤差可以精準控制在 0.5 毫米,相比市場上同類手術機器人 1 - 1.5 毫米的誤差,基於我們自主研發的精密算法,截骨精準度得到了大幅提升。”
導航配準速度:一分鐘完成
“另外,這款手術機器人備受青睞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其導航配準速度極快,僅需一分鐘即可完成配置。”
臨床價值:減少感染風險,降低術後併發症
“這意味著在手術過程中,病人的傷口能夠更快地縫合,失血量顯著減少,極大地降低了感染風險,減少了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幾率。”
應用現狀:已在多家醫院投入使用
如今,這款手術“好幫手”已在全國多家醫院,為眾多患者帶來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周宗科:推動學科建設,提升醫療服務品質
第十九屆華西國際骨科論壇主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骨科主任兼關節外科主任周宗科認為:“機器人在骨科手術中的如此大範圍應用,對骨科學科建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借助機器人輔助手術,我們能夠更好地培養新一代骨科醫生,縮短學習曲線,全方位提升他們的臨床技能和手術操作水平。這不僅有助於提高整體醫療服務質量,也為骨科領域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培養新一代骨科醫生
周宗科主任的觀點強調了機器人技術在骨科領域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人才培養方面。機器人輔助手術能夠提供更精準、可重複的操作環境,有助於年輕醫生更快地掌握手術技巧,縮短學習週期,從而更好地應對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
論壇主題演講:分享經驗與體會
此外,在此次論壇上,《壓力傳感器在機器人輔助膝關節置換中的應用》、《pTKA 對下肢力線與間隙平衡精準控制的初步應用體會》、《關節手術機器人使用心得體會》、《髖關節置換在骨科機器人中的運用》等一系列主題演講精彩紛呈,為參會者帶來了豐富的學術盛宴。
互動交流:探討未來發展趨勢
專家們還圍繞骨科醫生從傳統經驗依賴向數據驅動的觀念轉變及實踐、如何更加高效地使用手術機器人、骨科手術機器人未來的發展趨勢等關鍵內容展開了深入互動交流,共同探索機器人在骨科手術領域更廣闊的應用之路。
總結:引領骨科手術邁向「智慧未來」
深圳智造的手術機器人正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創新的技術,引領骨科手術邁向“智慧未來”,為醫療行業的發展書寫著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