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在NBC的訪談中,將關稅導致的物價上漲輕描淡寫地歸結為「合理消費」。他那句「孩子不需要30個洋娃娃,兩、三個就夠了」的言論,簡直是對中產階級焦慮赤裸裸的嘲諷。敢情在川普的經濟學裡,解決貿易逆差和通貨膨脹的方案,就是讓美國人民勒緊褲腰帶,放棄那些「非必需品」?這種論調,不禁讓人想起大蕭條時期那些苦口婆心勸人節衣縮食的政客,全然不顧消費需求萎縮對經濟的進一步打擊。
更令人費解的是,他將輪胎、嬰兒車的價格上漲與汽油價格下跌相提並論,還錯誤地聲稱汽油價格已降至每加侖2美元以下。這種偷換概念的伎倆,暴露出他对民生疾苦的漠视,以及对基本经济数据的无知。难道在川普的认知里,一个家庭的幸福感,真的能被几加仑便宜汽油所抵消?
面對2025年第一季度GDP的萎縮,川普的反應依然是那套熟悉的甩鍋大法,將一切歸咎於前任政府,並美其名曰「過渡期」。他承认物价“可能”上涨,也承认短期内“可能”出现经济衰退,但一句“一切都会没事的”又能抚平多少民众的焦虑?
將經濟衰退形容為邁向「更強勁未來」的過渡期,這種說辭無疑是空洞的。誠然,任何經濟政策的調整都可能帶來短期的陣痛,但川普政府的政策,真的能保證美國經濟在「過渡期」後迎來真正的繁榮嗎?還是仅仅是将问题掩盖,将风险延后爆发?这种过于乐观的论调,恐怕难以说服那些正面临失业、通胀压力的普通民众。
川普對於加密貨幣的態度,從最初的嗤之以鼻到如今的熱情擁抱,轉變之快令人咋舌。在這次訪談中,他不僅強調加密貨幣的「重要性」,甚至將其視為對抗中國、挑戰拜登政府的利器。但我們不禁要問,川普是真的看好加密貨幣的未來,還是仅仅將其視為攫取選票、攻擊對手的工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川普在提及迷因幣時,巧妙地將話題轉向了對中國的競爭和對拜登的批判。這種策略,無疑是想將加密貨幣社群與他的政治基本盤聯繫起來,將加密貨幣的支持者轉化為他的選民。然而,這種將高度投機性的資產與國家安全、政治鬥爭捆綁在一起的做法,是否過於草率和不負責任?
川普對SEC的批評,更是充滿了政治算計。他指責拜登政府領導下的SEC對加密貨幣進行「暴力執政」,迎合了加密貨幣社群長期以來對監管機構的敵意。然而,SEC的存在,本就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維護市場秩序。如果放任加密貨幣市場野蠻生長,最終受害的,恐怕還是那些缺乏專業知識的普通投資者。
當然,SEC的監管方式也並非完美無缺,過於嚴苛的監管的確可能扼殺創新。但監管的目的是為了建立一個更加健康、可持續的加密貨幣生態系統,而不是任由其淪為投機者的樂園、洗錢者的天堂。川普對SEC的攻擊,或許能贏得一時的掌聲,但長期來看,卻可能損害美國金融市場的穩定。
當主持人問及總統是否有義務「維護憲法」時,川普那句輕描淡寫的「我不知道」,簡直是石破天驚。在一個民主國家,總統是憲法的捍衛者,是國家權力的合法性來源。而川普卻公然表示對憲法的義務存疑,這不僅是對美國立國之本的蔑視,更是對所有相信法治的人們的侮辱。
當然,我們也可以將這句話解讀為一種政治策略。川普或許是想通過這種模糊的表態,來試探公眾對他可能尋求第三任期的底線,以此來擴大他的政治影響力。但無論如何解讀,這種對憲法的漠視,都令人感到不安。一個不尊重憲法的總統,又如何能讓人相信他會遵守法律、維護民主?
川普拒絕指定單一接班人,只提及了J.D. 凡斯和馬可·魯比歐等潛在人選,這種做法,一方面可能是為了維持他在共和黨內的影響力,避免權力過早轉移;另一方面,也可能反映出他對MAGA運動的未來感到擔憂。
MAGA運動是川普的政治遺產,也是他最大的政治籌碼。但MAGA運動的本質,是民粹主義和民族主義的結合,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和穩定的組織結構。一旦川普淡出政壇,MAGA運動能否延續下去,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出現一位能夠繼承川普衣缽、凝聚MAGA力量的領導者。
然而,要找到這樣一位領導者,並非易事。J.D. 凡斯和馬可·魯比歐雖然都是共和黨內的明日之星,但他們是否具備川普那種煽動人心的能力,以及在基層民眾中的號召力,仍然是個未知數。更重要的是,MAGA運動的未來,也取決於美國社會的走向。如果美國社會的矛盾和分裂持續加劇,MAGA運動或許還能找到生存的土壤;但如果美國社會能夠重歸理性,MAGA運動或許將逐漸走向衰落。
川普在外交上的「美國優先」原則,翻譯過來就是赤裸裸的單邊主義和交易主義。他對伊朗核問題的強硬表態,看似是在捍衛美國的國家安全,實則是將美國置於與全世界為敵的境地。他對格陵蘭的興趣,更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難道在21世紀,還有人 বিশ্বাস 以武力吞併領土是可行的外交手段?
至於俄烏衝突,川普承認達成和平協議「或許不可能」,但也表示「機會非常好」。這種自相矛盾的說辭,暴露出他对国际政治的无知,以及对解决复杂问题的无能。他或许认为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让普京和泽连斯基握手言和,但现实远比他想象的残酷。
川普推動的預算「和解」法案,本質上就是一場豪賭。他試圖通過延長減稅政策和削減國內開支,來刺激經濟增長。但這種做法,必然會導致赤字增加和國家債務膨脹。更令人擔憂的是,為了達到預算目標,川普政府很可能會削減社會保障、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等民生項目的支出。儘管他信誓旦旦地表示不會削減受益人福利,但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這種承諾往往是靠不住的。
川普對TikTok的態度,堪稱是政治變色龍的典範。一方面,他面臨要求TikTok中國母公司字節跳動出售該應用的法律壓力;另一方面,他又表示不會從美國人手中奪走這款廣受歡迎的應用程式。他甚至表示,TikTok在他心中有一個「溫暖小角落」。
這種矛盾的表態,背後隱藏的是複雜的利益考量。川普或許是想通過拉攏TikTok用戶,來擴大他的政治影響力;或許是想通過與字節跳動達成某種協議,來獲取經濟利益。但無論如何,他對TikTok的態度,都讓人感到不安。一個曾經聲稱TikTok威脅國家安全的總統,如今卻對其充滿溫情,這難道不是在向美國人民傳遞一個錯誤的信號?